构建“黄金4分钟”急救安全网——江桥镇、菊园新区红十字会积极推进AED配置与救护员培训工作
发布时间:2025年07月24日 点击数:次 来源:上海嘉定
江桥镇红十字会
为贯彻落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《沪卫应急〔2025〕8号文件》要求,全面提升公共场所应急救护能力,江桥镇于近日启动2025年自动体外除颤器(AED)配置与救护员培训计划。根据全市“2027年底实现AED配置100台/10万人”的目标,江桥镇今年将新增80台AED设备,并同步开展大规模初级救护员培训,筑牢辖区急救防线。
本轮AED配置工作以人口密度高、流动性大的公共场所为重点,覆盖社区服务中心、学校、商超、交通枢纽等区域。通过三年分步推进,江桥镇将逐步实现AED“找得到、用得上”的网格化布局,为心源性猝死患者争取“黄金4分钟”抢救时间。
按照“每台AED配置10名救护员”的标准,江桥镇红十字会计划年内完成至少800名初级救护员培训。暑期集中开设19个培训班次,预计培训550人,首批参训人员以社区工作人员为主,物业、保洁、保安及65周岁以下热心居民也可积极报名参加。培训内容涵盖心肺复苏(CPR)、AED使用及创伤救护等实用技能,考核合格者将获得初级救护员证书。
负责人表示:“AED配置与救护培训是民生实事工程的重要环节。我们鼓励更多市民参与培训,形成‘设备+人才’的双重保障。”下一步,江桥镇红十字会将通过线上线下宣传普及急救知识,并建立救护员动态管理机制,确保突发事件中能快速调动救援力量。
近日,菊园新区红十字会面向社会群体举办了2场“红十字救护员(初级)”公益班,手把手教大家心肺复苏、止血包扎、AED使用等救命技能,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考核,74名学员掌握了紧急情况下挽救生命的急救技能,练“救”真本事!变身“急救侠”!
红十字的急救导师们把课堂搬进生活场景一边用视频拆解“危险瞬间”,一边亲自上阵示范“救命招式”,让学员在“看得懂、学得会、用得上”的节奏里,把理论秒变肌肉记忆。围绕心肺复苏(CPR+AED)、气道异物梗阻紧急处置、创伤救护等核心技能开展系统教学,学员们在讲师带领下分组展开学习。
本次急救培训项目,为每一位学员搭建了一座“知”与“行”交汇的桥梁:先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,把急救要点刻进脑海;再走进实操课堂,亲手演练、反复打磨,步骤变成肌肉里的本能。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,学员们逐渐熟练掌握CPR和AED的操作流程,通过反复练习确保每个细节都做到位。
经过充分的实操训练,在场学员均顺利通过理论测试和实操考核,确保每位学员都具备了必要的急救技能。既让学员真正掌握急救技能,也切实提升自救互救的硬实力,让“会救、敢救、能救”成为社区新底色。
未来,嘉定区红十字会将以救护培训为契机,持续发力,进一步强化社会安全建设,让生命健康时刻都能得到有力的保障。